毛囊中常見的微生物主要有痤瘡初油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親脂性酵母菌,是與肌膚共存的常在菌落,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危害人體。


痤瘡桿菌(初油酸桿菌)
痤瘡初油酸桿菌是一種厭氧性細菌,而阻塞的毛囊堆積豐富的脂質、細胞碎屑及缺氧環境非常適合其生長,當繁殖到一定階段此菌會釋放出多種發炎物質,其中的脂化酵素,會將原本較無刺激的皮脂,分解成高刺激性的游離脂肪酸,會使毛囊及毛囊周邊皮膚紅腫發炎,形成臨床上膿皰性或囊腫性痤瘡。
引起的毛囊擴張,會導致毛孔變粗,且當它的入侵超過真皮以後,就會留下疤痕,有增生性的疤痕和凹陷性的疤痕兩種。


表皮葡萄球菌
是一種皮膚表面正常的菌叢,以前被視為對人體無害,現在則發現如果表皮葡萄球菌進入人體,仍然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疾病。
大部分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都與手術有關,特別是進行器官植入的病人,例如:裝設人工關節或是心律調整器等;另外,進行導管插入,例如:對癌症病人所進行的化學療法,會在中樞神經系統插管,也容易感染表皮葡萄球菌。


親脂性酵母菌
親脂性酵母菌是皮膚的正常菌叢,居住在角質層及毛囊中,尤其喜好寄生於皮脂線密度較高的區域如臉部、脖子、肩膀、前胸、背部、腋下。
而汗斑的出現就是由雙樣性、親脂性的酵母菌─正圓形和橢圓形的皮屑芽孢菌(pityosporum ovale)所感染引起,由於原本與人體和平共處的芽生型的酵母菌,轉變為致病性的菌絲型所導致。



外在的誘發因素:
悶熱的氣候與潮濕的環境是外在的誘發因素,因此居住熱帶的居民罹患率最高,亞熱帶次之,夏季時更容易引起汗斑的復發
內在的誘發因素:
例如過度流汗、懷孕、營養不良、燙傷、類固醇治療、免疫抑制、降低細胞免疫、口服避孕藥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LLAS 的頭像
    BELLAS

    空姐的最愛~BELLAS(貝菈絲)

    BELL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