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jpg

要了解控油產品前,先知道基本的皮脂腺知識是很重要的。

首先,皮脂腺是皮膚位於真皮層的附屬腺體之一,成囊狀,其中含有許多小囊,全身除手掌、腳掌外,都有皮脂腺的分佈。全身皮脂腺分布的密度不一,在頭皮及臉部是最密集的,尤其是在鼻子兩側、額頭、髮際、耳後、頭皮、前胸及上背區域,所以臨床上才會有臉部油性膚質及頭部油性髮質的分類。皮脂腺主要功能在分泌皮脂,皮脂是一種半流體的油性物質,其中包含各種不等量的鯊烷(squalane)、膽固醇、酯化膽固醇(cholesterol ester)、酯化臘(wax ester)、及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等油性成分所構成,具有潤滑皮膚、柔軟頭髮及抵抗細菌的效果。

而由於皮脂腺的分泌跟賀爾蒙相當有關係,尤其是雄性荷爾蒙,例如睪固酮、雄烯二醇、二氫睪酮及去氫皮質酮。所以通常青少年後才會開始感到出油的情形,15歲到30歲之間是皮脂腺分泌的高峰,而且男生會比較明顯及嚴重,在女生在經期前出油現象會比較明顯也是賀爾蒙的原因。

此外氣溫每上升一度,油脂分泌量就會增加10%,所以皮脂腺在夏天溫度較高時,分泌也較旺盛,出油情況也會較厲害。而皮脂的製造在深夜會比較旺盛而會先儲存在皮脂腺中,到了白天皮脂腺就會將夜間製造的皮脂分泌至皮膚表面,而中午12點到下午2點則是皮脂分泌高峰。此外像是心理壓力精神緊張造成交感神經活化或是某些飲食及藥物或皮膚的發炎刺激反應也都可能會誘發皮脂的分泌。

要達到控油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A酸、抗雄性素或雌性素,但由於這些是藥品,要服用前一定要先徵詢醫師的意見。而在外用控油成分的部分,目前比較常見的是以下四類成分:

1) 收斂成份: 例如酒精(alcoohl)、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甘醇酸(glycolic acid)及植物萃取成分(金盞菊、金縷梅、茶樹、薰衣草……等等)

2) 吸油成分: 也稱為吸油劑(matifying agent)例如滑石(talc)、高嶺土(kaolin)、皂土(bentonite)、澱粉(starch)及聚合物(polymer) ……等等,這也是在現在控油產品中最常見的成份。

3) 減低油脂分泌成份: 例如酵母萃取(Asebiol)維他命B3(niacinamide)鋅鹽(zinc salt)、銅鹽(copper salt)及植物萃取(如南瓜萃取、酪梨萃取……等等)

4) 抗發炎成份: 例如甘草萃取、柳蘭萃取、水楊酸衍生物(lipohydroxy acid, silanediol salicylate)、甜沒藥醇(alpha-bisabolol) ……等等。       

此外一般民眾常有的迷思就是不清楚表皮含水度及油脂分泌量的多寡並不全然呈正比關係,也就是說,油脂分泌量高,角質層含水量不一定高,反之亦然。也就是說保濕做好並不一定就能控油,因為保濕能夠達到的是角質層含水量的增加,並無法影響到皮脂腺的分泌。

另外則有些人因為皮膚偏油,所以常常會使用清潔力較強的洗臉產品或含高濃度酒精的收斂性化妝水來控油,但久而久之卻會造成皮膚刺痛、脫皮及泛紅的副作用而變成外油內乾性性膚質。~

下載.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