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 mask…面膜


根據非官方的統計,台灣每年幾乎都有上億片的面膜銷售量,這不誇張喔!您想想,台灣有兩千多萬的人口,假設面膜的消費人口是500萬人,平均每個人每年需要使用20片的面膜,所以不誇張吧!…

然而各種面膜林立,各式各樣、種類之多,我想大家都暈了…,然而這還只是一般的鋁箔袋裝的紙面膜,至於其它種類的面膜都還沒被統計進來喔…。


 


所以這件就來針對所有的面膜來跟大家聊聊


一.    為什麼要敷面膜?


如果依照化妝品從業人員的說法,敷面膜是期望透過強迫吸收或用敷蓋的方式來使皮膚表面溫度升高,來增加有效成份進入皮膚或增加被利用率,這種觀點有點像在使用中草藥的藥膏來治療酸痛或者像皮膚外面塗抹了一層厚厚藥膏用來治療皮膚或其它的疾病,這樣的觀點不是不可行的,而是可以真正運用在美容皮膚方面上的。


二.    面膜的種類:


1.  黏土型:例如…冷導膜、熱導膜、麥飯石軟膜…等,需要加水調成糊狀後再敷於臉部的面膜,使用過後必須清洗。


2.果凍凝膠型:例如…面膜凍、面膜凝膠、精華液面膜…等,使用時可直接塗抹於臉部,使用過後可清洗也可不清洗,看配方設計決定。


3. 貼布型:例如…人工皮面膜、類人工皮面膜、貼布式面膜…等,使用時直接取出撕開離心紙,就像貼貼紙一樣,直接貼上即可,使用過後不必清洗。


4. 紙面膜:這是目前最普遍的面膜形式,幾乎都是用鋁箔袋包裝,使用時打開鋁箔袋取出紙面膜,再服貼於臉部,使用後直接取下紙面膜後既可,使用後大多不需清洗。


 


三.    面膜可以天天敷嗎?


這個絕對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完全取決於原廠的配方設計,但是須注意一下成份跟用途的說明,有些成份並不適合天天使用,例如:果酸、水楊酸…等。


四.    如何辨別面膜的好壞?


在這裡我們只談論鋁箔袋包裝的紙面膜,其它種類的部份一時之間很難說清楚講明白,注意事項如下:


1. 外包裝是否完整無破損?2. 各項標示是否合乎規定?3.        價格是否低的太離譜?


   EX:一片零售價只有20元以下的產品,您想…透過製造商>代理商> 零售商…,零售商要不要保持每片5元的利潤,包裝材料跟內容物不用錢嗎?代理商不用管銷嗎?就算大家都只賺2元,扣掉6元,製造商收14元,假設成本就是14元,扣掉鋁袋+紙面膜+所有的管銷,算4元好了,剩下的10元都用在原料上…,你相信10元可以做出許許多號稱添加許多高貴成份的精華液嗎?


4.仔細比較一下鋁袋的厚薄?紙面膜的厚薄?內容物的填充量?


   而紙張的厚薄跟內容物的填充量有大大的關係,厚的吸水量大,可添加的精華液需要比較多,相對著也可以保持比較持久不乾燥。


5.  紙面膜的材料?


   100%純紙漿,跟80%紙漿跟其它纖維物所混合而成的紙面膜就是有差別,差別在服貼性、與皮膚的觸感、吸水量多寡、可使用多久的時間…等,一般來說:一片好的紙面膜,在敷上皮膚後應該是看不太清楚皮膚的膚色的,如果說您敷的紙面膜,薄如面紙,可以透明到可清楚的辨認膚色,那就是太薄了。


6.重量?


   關於這點就只是本人單方面的觀點,一片面膜的總重量應該超過25公克(鋁袋+紙面膜+精華液),低於這個重量的大多是精華液的填充量添加太少了,太少會怎樣?答案並非絕對…,但是太快乾的話?皮膚用越敷越乾不舒服,最好能維持20~30分鐘,在取下面膜時還能讓整個皮膚都濕透,這是個人覺得最好的情況。 


    目前在台灣的市場面膜已經到了割喉戰了,價格一直落,我相信有許多公司是賠錢賣商品,但是次貨卻真的是一堆,滿街都是,尤其是一些韓國及越南、泰國、印尼、中國來的廉價商品,充次整個市場,不是說這些地方的商品就是不好的,而是一些不肖的商人利用國外的人工便宜,大量走私進來台灣,為什麼說是走私?因為化妝品現在都還是各國的保護產業及認定為高經濟價格的商品,因此稅金往往高的離譜,有些國家甚至享有優惠的稅制,專門出口一些廉價商品,大量傾銷到他國,再利用退稅賺取價差,在此情形之下,廠商又不是笨蛋,何必花高成本來賺辛苦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