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

這是一種遺傳性體質造成的皮膚過敏問題,據統計指出,在0到6歲寶寶中,每10個寶寶就有1個寶寶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其中只有少數會在成人期發病。異位性皮膚炎通常在嬰、幼兒時期發生,由於皮膚會反覆發炎而出現發癢、乾燥等困擾,多數甚至會併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氣喘等問題;這樣的情況往往會持續數年,直到青春期才慢慢減輕。⋯⋯

※常見症狀與發作原因

在嬰兒時期,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以慢性皮膚濕疹和發癢來表現,通常會在臉頰、頸部、頭皮及四肢伸側出現濕疹、發紅的變化,之後慢慢擴散到手肘外側與膝蓋前方;一歲之後,則會轉移到手肘內側。由於皮膚長期處於反覆慢性發炎、搔癢的狀態,導致結痂而使皮膚變硬變厚,進而出現乾燥粗糙、脫屑、色素沉澱、紋路明顯或增多的症狀。此外,因為反覆不斷搔抓,還會引發急性濕疹或細菌感染,導致異位性皮膚炎更加嚴重。

※治療方法&居家護理

早日發現、早日治療,搭配日常居家保養多管齊下,可說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黃金法則。一般而言,皮膚科醫生會開立塗抹或口服的類固醇,或是非類固醇藥品;其中非類固醇藥膏或藥劑的效果比較慢,如果是病情嚴重者,就得先使用類固醇控制病情。若是皮膚局部發癢的部位,則會使用止癢塗劑,或是服用口服抗組織胺幫助止癢;並且在局部患部塗抹或口服抗生素,避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問題。
要注意的是,雖然幼兒使用的類固醇成分屬於安全的弱效級,並不會造成副作用,但仍應遵照醫生囑咐正確使用,才能有效發揮治療作用。此外,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膚質較為乾燥,肌膚的屏障能力不足,因此平常一定要加強皮膚保溼,利用凡士林、尿素軟膏等滋潤產品建立皮膚的防禦屏障。

※日常生活的保健要點

1.慎選清潔保養品:洗澡時,沐浴用水應避免過熱,洗澡時間也不宜太久。清潔沐浴用品和保養乳液建議選擇無色素、香料、成分單純、保溼滋潤度佳,以及有助止癢、舒緩和抗發炎的溫和保養品。
2.減少皮膚刺激:避免穿著質地粗糙、容易刺激皮膚的衣物,像是尼龍、毛衣等,並以寬鬆的棉織衣物為主。
3.避免衣著厚重:天氣熱皮膚容易流汗,應避免穿過多或是不透氣衣物,以免刺激皮膚搔癢不適。天氣冷易有乾癢困擾,則應加強保溼呵護。
4.趕走環境過敏原:灰塵、塵蹣等都是容易引起皮膚不適的過敏原。建議少用地毯、絨毛玩具、經常打掃環境,並用除濕機降低濕度,避免滋生塵蹣。此外,也應杜絕讓小孩吸二手煙。

來源:康是美COSMEDI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