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大小姐,出門前才擦過防曬,現在又要擦? 不像我這麼聰明,穿上長袖、長褲,撐把傘,太陽再大也不怕!
小聞:太陽這麼大,多擦一點才安心啊!
Mr.紀:看來你們的防曬觀念還不完全正確,讓我們一起破除防曬迷思,有效抵抗紫外線,別讓錯誤觀念造成防曬效果大打折扣!
選擇防曬品 係數越高越好
一般環境中,日常的防護保養選擇SPF15至25的防曬品即可,過高的防曬係數反而增加肌膚的負擔,與其陷入數字的迷思,不如勤擦、勤補防曬品。
擦一次就安心 防曬一次就搞定
許多人認為,出門前使用一次防曬品,整天便能盡情曬太陽也不怕黑,卻忽略防曬品會隨著汗水流失,因此,正確的防曬,應該每二至三小時補擦一次,才能維持防曬的長效性。
此外,也不能迷信防曬產品的「防水」、「防汗」功能,防水產品標示的防曬係數,是以在水中40分鐘後上岸,待水分蒸發,再下水40分鐘後所測得產品仍保持的防曬效能為依據,因此,防曬效能歷經80分鐘已達到極限,下水越久,防曬的效果越差,而抗汗產品的防水效果又略遜於防水產品,無論選擇何種防曬品,若至海邊遊玩,應儘可能每二小時補擦一遍。
陰天、夜晚 不需要防曬
「晴天才需要防曬」是相當常見的錯誤觀念。其實紫外線是無孔不入的,陰天與夜晚之所以沒有白天、晴天暖洋洋的感覺,是因為雲層阻隔了帶來溫暖的紅外線,卻無法阻隔紫外線,因此除了睡覺時,在室內、陰天、夜晚都需要做好防曬。此外,鹵素燈、螢光燈含大量的紫外線,亦須特別注意。
長袖、帽子加陽傘 防曬乳靠邊站?
塗塗抹抹容易造成肌膚負擔,油膩的防曬乳更可能讓臉蛋冒出痘痘,不如打把陽傘、戴上草帽,防曬又增加個人造型,然而,寬帽緣的帽子與陽傘的效果相當於SPF3至4的防曬乳,僅能阻隔70%、屬於直射的紫外線,對於來自地面或玻璃櫥窗的折射卻毫無效果,防曬乳才能直接在皮膚表層徹底阻擋來自四面八方的紫外線。愛美的妳,別忘了先以防曬乳為基底,再以衣物、陽傘增強對皮膚的防護唷!
曬太陽才能補充維他命D 過度防曬會造成骨質疏鬆
人體透過日曬可自行合成促進鈣質吸收利用的維生素D,因而許多人有「曬太陽才健康」的觀念,而不願防曬,甚至認為過度的防曬,會因缺乏維生素D而導致骨質疏鬆,其實,現代人的營養來源充足,只要鈣質攝取足夠,每天只需曝曬五至十分鐘,所獲得的紫外線已足夠人體所需。缺乏維生素D更不能直接與骨質疏鬆畫上等號,與其擔心防曬對骨鬆造成負面影響,不如仔細檢視生活型態,是否因缺乏運動、攝取過多咖啡和茶,或是因某些內分泌疾病而造成鈣質流失。